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14日訊 3月14日,濱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成就企業家夢想”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八場——濱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專場,邀請濱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孫高亮,濱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三級調研員李忠,濱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企業發展服務科科長、四級調研員張彥明,介紹濱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服務企業,促進全市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相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孫高亮介紹,工業是國民經濟的“命脈”,是穩定經濟社會發展的“壓艙石”,更是推動更高水平富強濱州建設的“助推器”。濱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錨定“走在前、開新局”,圍繞“1+838”工作格局,聚焦“品質之求、精明之路、擔當之行”,持續擦亮“政企同心·圓夢濱州”品牌,把成就企業家夢想行動融入日常、干在平常、抓在經常,為企業家尋夢、逐夢、圓夢貢獻工信力量。
做好服務,做實舉措,讓企業家“無憂無慮”。創新形式,激發夢想。持續優化工業運行聯系服務機制,強化對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運行情況的調度監測和形勢研判,創新運用電力、物流、價格等先行指標,及時發出“預警信息”,幫助企業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揭榜掛帥,領辦夢想。把成就企業家夢想行動作為“制造強市”解放思想大討論的主要內容,頂格傾聽、頂格協調、頂格推進,確保各項工作有序開展。同時,找準“夢想清單”中的工信“高頻詞”,實施好“揭榜掛帥”工程,鼓勵各科室主動領辦夢想。加強督導統籌,推行夢想轉化落地“雙評價”機制,實行分類、閉環管理;用心服務,成就夢想。加快實施制造強市三年攻堅行動計劃,聚焦產業鏈集群發展、主導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培育壯大等11個重點方面攻堅突破,提振企業家信心。精準落實省、市“穩中向好、進中提質”政策清單,努力把政策紅利轉化為發展實效。加大“小升規”企業和創新平臺培育力度,節后已舉辦各類培訓13場次,參訓學員達1800余人次。
做強產業,做活要素,讓企業家“所愿皆所得”。圍繞優勢產業精準發力,提振發展信心。推動鋁產業向輕量化鋁新材料裝備制造產業轉型升級,加快輕量化鋁新材料產業集群發展。推動化工產業向化工新材料和精細化學品方向轉型升級,策劃舉辦2023中國(濱州)化工新材料產業峰會。推動紡織服裝產業向時尚創意產業升級,積極參加國家、省“三品”戰略系列行動,大力培育紡織服裝家紡品牌。培育壯大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組織參加全省風電裝備制造產業鏈主企業和產業鏈聯盟企業對接活動,積極推薦濱州市優質企業納入全省風電產業生產制造“鏈主”企業。推動新材料產業蓬勃發展,組織開展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保險補償、新材料創新應用示范項目等申報工作,促進新材料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
圍繞數字經濟產業精準培育,努力實現彎道超車。編制《工業企業數字化賦能專項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5年)》,推動200家以上企業開展數字化轉型,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培植區域發展新優勢。推動數字新基建建設。加大對重點應用場景和重要場所的深度覆蓋,加快農村地區連續覆蓋;持續深化千兆城市成果,深化5G、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融合創新。加快工業互聯網體系建設,認定培育市級工業互聯網平臺10個、工業互聯網園區2家,積極爭取省級工業互聯網園區認定。推進工業設備網絡化改造,組織工業企業與基礎電信企業深度對接,重點推動工業設備上云,實現企業內外網升級改造10家以上。開展工業互聯網牽手行動、“工賦山東”濱州站活動、兩化融合深度行等系列活動10場以上,助推數字經濟規模不斷壯大。
圍繞要素供給精準施策,增強發展活力。抓實“千項技改、千企轉型”雙千工程,全年謀劃實施投資過500萬元的工業技術改造項目400個以上。更新完善“專精特新”企業培育清單,年內新培育各類創新型中小企業100家。開展質量強企活動,培育質量標桿示范企業、技術創新示范企業等10家以上。加強各級創新平臺培育認定,年度培育工業設計中心、“一企一技術”研發中心等創新平臺70家以上,新增技術創新項目計劃、創新工業產品目錄、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等100項以上。加快推動工業企業綠色發展,積極開展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綠色設計產品、綠色工業園區及工業產品綠色設計示范企業培育工作。
做活生態,做深改革,讓企業家“共襄盛舉”。加強企業家培育。分行業、分專題、分類型開展企業家培訓,年內計劃開展培訓11批次,培訓企業經營管理人員3000人次以上;依托6家省級公共實訓基地和4家市級公共實訓基地,全年實訓人數8000人次以上。實施產業人才引育工程,摸準企業人才需求,做好匹配對接,積極申報各級各類人才工程,培育人才引領型企業。以重點產業鏈、產業集群和“金銀銅獅”獎企業為重點,樹立優秀企業家形象,弘揚企業家精神。
強化金融政策支持。定期完善更新市級技改項目融資需求庫,開展“暖企護航”政銀企對接活動。定期向各級金融部門推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融資需求清單,助力中小企業獲得更多信貸支持;深化改革促發展。逐步建立市縣分級評價體系,探索實施分地區、分行業“畝產效益”領跑者行動計劃,讓更多資源要素向優質企業集聚。打造鏈主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強鏈補鏈“共同體”,建立常態化對接機制,開展產業鏈鏈主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供需對接活動。構建優質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形成培育優質企業梯度發展的機制,打造一批有市場競爭力的優質企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