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16日訊 6月16日,濱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行2023年中國鋁加工產業年度大會新聞發布會,邀請濱州市政府副秘書長張松林,濱州市商務局黨組書記、局長丁衛衛,濱州市工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梁永禮,介紹2023年中國鋁加工產業年度大會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梁永禮介紹,濱州市鋁產業起步于2001年,是科技部唯一認定的國家高端鋁材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也是國家輕量化鋁新材料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和全省唯一的國家區域(城市)產業名片打造計劃首批試點城市,在多個領域創造了全國第一、世界之最,贏得了“世界鋁業看中國,中國鋁業看濱州”的美譽。2022年,集群產值達4778億元,全市氧化鋁產量、電解鋁、鋁材加工,分別占全國產量的23.2%、13.3%、11.1%,均居全國首位。
以鋁為基,高位推動,擘畫集群發展藍圖。濱州市將高端鋁產業作為工業發展的“脊梁”,高規格成立產業專班,統籌推動集群重塑變革,專班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勇于創新獎”先進集體。高標準編制產業發展專項規劃,打造集聚程度高、發展定位準的“一基地多園區”產業生態圈。出臺《打造世界高端鋁業基地的若干政策》,從12個方面為產業發展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支持。
龍頭引領、鏈上發力,夯實產業發展根基。產業集群共有企業237家,其中規上企業142家,構建起以魏橋創業為龍頭,創新金屬、渤海活塞等企業為骨干的全球最大全產業鏈鋁產業集群。目前,一大批輕量化項目加快落地,為集群發展不斷注入生機和活力。
科技賦能、創新聯動,提升發展核心競爭力。著力打造高能級創新平臺,推動產學研深度合作,已建成省級以上技術平臺19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家;榮獲省級以上科學技術獎4項,山東省省長質量獎和全國質量獎各1項。山東裕航設計生產的機械手臂軌道大梁,填補了國內機械傳動設備輕量化的空白;中科復材研制的鋁基碳化硅材料,用于嫦娥五號月壤鉆桿,有效破解了西方國家對我國技術“卡脖子”的問題。
前瞻布局、低碳驅動,競速綠色發展賽道。濱州市積極落實“雙碳”戰略,引導企業搶抓“綠色鋁”發展風口,魏橋研發的600千安電解槽技術,是全球首條實現工業化生產的最大型電解槽,噸鋁能耗最低、自動化程度最高,煙氣凈化效率達到99.8%以上。研制的全鋁車身和全鋁車廂,實現了更輕的自重、更大的載重,每年助力減碳約34萬噸。高標準建設世界一流的再生循環產業園,為集群綠色可持續發展營造優良空間載體。
下一步,濱州市工信局將充分發揮高端鋁產業專班作用,在優勢產業集群培育上持續用力、久久為功,全力打造世界高端鋁業基地。